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,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。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為35升,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,但低于日本、韓國,遠低于德國。下面進行啤酒行業發展環境分析。
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2016年和2015年中國的啤酒產量分別下降了0.07%和5%。低端啤酒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,2016年青島啤酒和華潤雪花啤酒的凈利潤同比分別減少了39.09%和5.7%。
啤酒行業分析表示,在國際市場上,中國啤酒的地位仍然是大而不強。雖然出口逐年增加,但所占國際市場的份額極其有限,中國啤酒出口的主要市場仍然是華人市場。
我國啤酒主要生產和消費地區位于東部地區,西部地區除四川省外,啤酒生產和消費量在國內所占份額較低。啤酒消費在南北方的消費有較大的差異。南方由于天氣酷熱,居民對啤酒的接受度較高。
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重慶、四川和貴州等東部、華南、西南10省區市占我國啤酒消費量的四成以上,廣東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啤酒消費大省,是啤酒企業競爭的重點區域。浙江省是中國啤酒消費第二大省,并以每年10%以上的速度遞增。
在北方,由于哈爾濱、青島等地的啤酒文化較為深厚,居民已經形成了消費慣性,啤酒已經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。據歷史數據統計顯示,我國是全球最大啤酒消費市場,東北三省人口總數與廣東、山東、河南每個省相差不多,但啤酒產量和人均啤酒消費量卻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。
啤酒作為舶來品,在國內面臨本土酒特別是白酒的競爭,與同為亞洲國家且生活習慣相似的日本、韓國相比,目前的人均消費量雖然略低但已比較可觀,未來上升空間有限,更不能跟德國這樣全民喝啤酒的特例相提并論。